

2025年3月25日,日本农林水产省发布数据显示,截至3月16日当周,日本超市5公斤装普通大米均价突破4172日元(约合人民币200元),较前一周上涨2.3%,实现连续11周攀升,再度刷新历史纪录。这一价格较去年同期暴涨近40%,民众直呼"饭碗越来越沉重"。
一、恶劣气候叠加囤米潮 供需失衡成主因
分析指出,2024年夏季的破纪录高温导致日本多地稻米减产,九州、关东等主产区产量锐减三成,成为本轮涨价的导火索。去年8月,气象厅罕见发布"南海海槽大地震高风险预警",引发大规模囤粮,超市货架一度被抢购一空。尽管秋季新米上市后供应紧张略有缓解,但生产端元气未复,叠加粮价波动传导效应,市场看涨预期持续升温。
政府抛储杯水车薪 或加大干预力度
为平抑物价,日本政府于3月初紧急向市场投放15万吨储备大米,创十年来大规模抛储行动。然而从市场反应看,储备米仅短暂抑制涨幅,零售端价格仍"高烧不退"。农林水产大臣山本太郎坦言:"当前储备释放量约占年消费量1.5%,若价格调控未达预期,不排除追加投放20万吨储备。"
二、产业链雪球效应显现
米价飙升正引发连锁反应:餐饮行业超过6000家拉面店宣布提价,便利店的饭团类商品价格普遍上涨30-50日元,部分学校甚至考虑减少供餐中的米饭比例。经济学家警告,若米价持续失控,可能推高日本核心通胀率0.5个百分点,迫使央行提前加息。
目前日本政府正加速与越南、泰国协商紧急进口事宜,但业内人士指出,日本消费者对国产米的偏好及严格的农产品检疫标准,将使进口替代效果有限。这场"白色危机"何时落幕,仍是未知数。
Copyright © 昆明绿泽沣米业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资质